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歲月煉成的筆觸 - 粵東磁廠

還記得筆者小時候,每次回鄉吃團年飯的時候,在外婆把菜端上桌前,我總愛把桌上的碗具欣賞一番。還記得外婆那時候用的碗具非常浮誇,有龍有鳳、有神有仙、有侍衛有宮女,碗邊更金色閃閃,悅目得很,除了正經、威武、華麗的圖樣,我記得偶爾還會有印有春宮圖 (其實也很正經啦)。可能是三歲定八十吧,每次我都會不禁把親戚的碗拿來欣賞,直至找到春宮圖為止 (基本上每次團年飯我都非常期望能找到),還記得有一次我把表哥的春宮碗偷偷換掉,他知道後非常不爽,還跟小弟扭打作一團,如此想起仍百般滋味在心頭 (到底誰會為了印有春宮圖的碗而打架??)。

相信有部份讀者知道,我是個偶爾會犯思鄉的人。回到香港後,曾幾何時想過將家裡的餐具用一整套的彩瓷換掉,好讓自己想家的時候望梅止渴,但一直找不到合眼緣的圖案春宮圖,所以一直沒有實行。而這一天小弟來到了粵東磁廠,實在讓小弟大開眼界,而童年時的想法亦終於得以實踐。

粵東磁廠(註1)座落於九龍灣一座工業大廈,你大概也不能想像,在一幢看似破落工業大廈的裡頭,埋藏著如此瑰麗的寶藏。粵東磁廠由初代掌門人曹侶松先生創立於 1982 年,經一番轉折後來港設廠,主要從內地購入白瓷 (未經上色之瓷器,行內又稱作「白胎」),在廠內繪畫圖案加工再作出售。當時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手繪瓷器工廠,全盛時期廠內繪瓷師傅多達數百人;而現在,則是香港碩果僅存的一間手繪瓷器工廠。

註1:磁為本指與金屬互相吸引之物質,但古時與「瓷」字互通,後來因為兩字容易被混淆,故現今多採納「瓷」字。


粵東磁廠
工廠內放滿材料,當天小弟轉身的時候非常小心翼翼,一不小心的話,我現在已經變成粵東磁廠的員工了 lol

廣彩起源

粵東磁廠的手繪磁器的風格以「廣彩」為主,「廣彩」全名為「廣州織金彩瓷」,以顏色鮮艷濃重、構圖繁而不亂、以及感覺雍容華貴聞名於世。顧名思義,廣彩發跡於中國廣州,當時廣州商貿活動頻繁,更是中國唯一與外國的通商口岸,許多外國商人皆駐足於此,而 18 至 19 世紀恰巧掀起了「中國熱 (你沒有看錯,不是東京,是中國)」,許多中國名產都深受外國人喜愛,而廣彩亦因為發跡於如廝文化開化的環境下,所呈現的藝術色彩同時融會了中西方之元素,在眾多派系的彩瓷裡別樹一幟,慢慢成為了中國四大名瓷之一。


粵東磁廠
鮮艷的廣彩圖案,圖為半完成的仿製品。


談到行業在香港的發展,已經在粵東磁廠裡工作了四十多年的繪瓷師傅曹志雄先生不勝欷歔:「以前不少人憧憬這一行,甚至有人不惜一切想加入;現在已經鮮有人會加入這一行,甚至愈來愈少人知道有這一行的存在,時代變了。」


粵東磁廠
粵東磁廠的繪瓷師傅譚志雄先生


粵東瓷廠
粵東磁廠的另一位老師傅

初遇嚴冬

六十年代初,外國對中國瓷器需求非常大,行業發展急促;但來到八十年代,可以說是這行業的第一個低潮:美國對含鉛產品實施禁運。由於廣彩的顏料含有少量鉛,若要消除鉛的成分,需要以高溫加熱消除,但由於廣彩所使用的顏料釉上彩屬於低溫顏料 (攝氏800度),根本沒法完全用熱力燒盡瓷器內之鉛份,變相令廣彩瓷器沒法出口至美國,從而令到這一行出口量一落千丈。當時有行家提出用屬於高溫顏料的釉中彩取代釉上彩,但釉中彩的顏色比起釉上彩顯得黯淡得多,完全失去廣彩的特色,並非可行之計。在進退失據之下,這一行迎來了第一個嚴冬。

「那時候不僅廠商相繼倒閉,行內更出現出走潮,有很多師傅都敵不過這難關,毅然脫離這一行。幸好後來各國經濟起飛,有錢人開始變得多了,古董市場開始興起,外國進口商將瓷器當作古玩進口,便能力豁除於禁運措施,瓷器的需求總算有所上升。」譚師傅續道。


瓷上作畫

譚師傅最初是以「包食包住」的形式於磁廠學師,慢慢一步一步的成為大師傅。譚師傅指,其實學習繪瓷需要有一定的美術底子,因為這也是繪畫的一種,除了跟著模版依樣畫葫蘆外,有時候更需要自由創作。

談起作畫技巧,譚師傅娓娓道來:「在瓷器上作畫,比起在紙張上作畫更難。由於瓷器不吸水,對於色彩的深淺以及層次感的控制非常困難,加上瓷器輪廓不一,顏料時常會倒流,令作畫難度加倍;不過若然在瓷器上彩繪出錯也能輕易抹掉,這一點則比起在紙張上作畫來得好。的好的廣彩瓷器,要畫得有層次感,不補筆 (一筆過),又不失中國傳統畫作之神韻。而在作品完成後,我們亦會檢查一次才會放進窯爐內燒製瓷器,可能你會認為工序過於繁複嚴謹,但這是因為我們有要求。」


粵東磁廠


粵東磁廠
專心作畫的譚師傅,雙手比起不少年青人更穩更定

粵東磁廠
一筆一劃,都經由歲月淬煉而成

粵東磁廠


粵東磁廠
已陪伴師傅無數歲月的畫具

廣彩餘暉

談到行業現況,譚師傅神色一變:「藝術之流,不外乎找個知音。可是現今的訂單,『嘜頭貨』佔了絕大部份。我地以前每位師傅都有自己擅長畫的範疇,有人擅長畫雀鳥,有人擅長畫花,每個人都在下班後不停練習,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但現在已經甚少用武之地,你說可惜不?」

原來在從前,有不少「識貨之人」專程來粵東磁廠訂製瓷器,有時候更會有客人要求師傅們將古董仿製。雖然作畫非常費時,但能得到知音人的欣賞,譚師傅表示絕對值得。而所謂的「嘜頭貨」,是指由客人提供圖樣,再用印章將圖樣的線條印上瓷器,再用顏料填充顏色的產品。以往要求多、構圖複雜華麗的訂單,現在已經極少出現。

「以前這行有多繁盛?你別看這裡每張桌子都堆滿瓷器,其實這裡以前每張桌子都有師傅坐陣,訂單多的時候更會一起通宵趕工。如今我們幾位手足都堅持留下來,大家都幾十年感情嘛!曹老闆對待員工非常友善,完全沒有老闆架子!我們有位手足已經退休,無法再繪製瓷器,但曹老闆仍堅持繼續向手足提供員工福利,每天午飯都預留他的位置,在現今社會多難得!」

粵東磁廠
外國客戶的訂單,圖為佔了現今絕大部份訂單的「嘜頭貨」


粵東磁廠
雖然粵東磁廠裡只有數位師傅仍在工作,場面看似冷清,但那股人情味填充了每個空虛的角落。

問到有否擔心手藝失傳,譚師傅如此說道:「年輕人不肯入行,有甚麼辦法?我們每位師傅都無不慨嘆,但這也是無可避免的結局。」站在一旁的我,忽然變得啞口無言,而譚師傅輕嘆一聲,又繼續埋首於工作桌上,完成他的作品。

有時候我會婉惜消逝中的技藝,有時候我會幻想自己能夠成為接棒的一份子,好讓這份匠心得以傳承。但當同時站在「物理」層面與「精神」層面上考量之後,又會覺得自己想法不切實際;而到底又是甚麼原因,令我們這一代往往在選擇自己未來所走之路時,會有如此的考量及選擇?

粵東磁廠



粵東磁廠
每天都埋首在小小的工作桌的譚師傅

後來在離開大門之際,忽然傳來譚師傅的聲音:「噫!完成了。」
短短的一句,卻鏗鏘入耳。彷彿聽到有人在黃昏之際,仍無懼黑夜來臨,奮力吶喊一樣。

- 全文完,謝謝觀賞。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