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玫瑰誌

時光荏苒數十年,隨著城市迅速的發展,身邊的事物也不斷推陳出新,許多舊式小店悄然枯萎於繁華喧鬧的城市中,人們也漸漸遺忘它們曾經的存在,然而,一朵玫瑰卻牢牢的紮根於筲箕灣金華街裡一幢唐樓上——玫瑰理髮公司。



綠白格子看起來格外懷舊

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欽州 GUYS - 逆流


在最初「被搬遷」至欽州街臨時小販市場現址之時,欽州街離深水埗中心頗遠,而且交通不便利;加上當時資訊未有如今發達,知悉檔位搬遷的市民並不多,不少市民都情願光顧鄰近地鐵站、能夠留守在汝州街的地舖,所以許多檔主的生意於早期都經歷過好一陣子的低潮,加上本來持有的小販牌照都被強制更換為「臨時牌照」,對此,有不少檔主都大喊不公平:

「點解得我地要畀人發配邊疆?點解得我地要捱窮?點解佢地有自己地舖有冷氣嘆,我地要日曬雨淋焗桑拿(註1)?臨時牌照啲牌費係平啲,但臨時牌即係代表政府除時可以唔畀我地續牌,好冇保障。」
備註1:由於「棚仔」的天面由鐵皮所覆蓋,缺乏通風及溫度調節系列,故此在夏天時,室內的溫度總是比室外要熱,而且空氣非常不流通,故此檔主們常戲稱夏天的棚仔為桑拿房。

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欽州GUYS - 棚仔的前世今生

「規劃署向XX區議會呈交文件,擬議改劃部分XX土地作房屋及相關發展用途…」
相信各位讀者在這幾年間,對於類似上述的新聞已經耳熟能詳。是的,近年香港政府發展速度非常的快,不少舊城區或鄉郊地區都紛紛由幾層高的唐樓、或綠草幽幽的農地發展為新的住宅或商業發展項目。而深水埗作為舊市區亦首當其衝,規劃署曾經在 2013 年建議將深水埗區的土地用途作重新規劃,目標是提供 30000 個公營住宅單位;而根據市建區網站之資料(參考網頁),深水埗 / 長沙灣區就已經有 19 個現行重建項目,為各區之冠。如果你在區內閒逛,相信亦不難發現不少唐樓已經被一個又一個的新地盤,一幢又一幢的「牙籤樓」取代。

那麼,土地從何來呢?由於深水埗有不少臨時街市及小販市場,這類型的現有用地將會成為首批作重建的土地資源。而同屬此類型用途的「欽州街小販市場」,亦難逃政府之金睛火眼,同樣被納為收地的目標之一。若將香港的比喻為用鋼筋石屎組成的森林,那麼這個被一棵又一棵由前人栽種的大樹環繞的小販市場,便是一片由人情與鐵皮所堆砌成的森林。

而這一切,皆由上世紀中開始蔓延。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歲月煉成的筆觸 - 粵東磁廠

還記得筆者小時候,每次回鄉吃團年飯的時候,在外婆把菜端上桌前,我總愛把桌上的碗具欣賞一番。還記得外婆那時候用的碗具非常浮誇,有龍有鳳、有神有仙、有侍衛有宮女,碗邊更金色閃閃,悅目得很,除了正經、威武、華麗的圖樣,我記得偶爾還會有印有春宮圖 (其實也很正經啦)。可能是三歲定八十吧,每次我都會不禁把親戚的碗拿來欣賞,直至找到春宮圖為止 (基本上每次團年飯我都非常期望能找到),還記得有一次我把表哥的春宮碗偷偷換掉,他知道後非常不爽,還跟小弟扭打作一團,如此想起仍百般滋味在心頭 (到底誰會為了印有春宮圖的碗而打架??)。

相信有部份讀者知道,我是個偶爾會犯思鄉的人。回到香港後,曾幾何時想過將家裡的餐具用一整套的彩瓷換掉,好讓自己想家的時候望梅止渴,但一直找不到合眼緣的圖案春宮圖,所以一直沒有實行。而這一天小弟來到了粵東磁廠,實在讓小弟大開眼界,而童年時的想法亦終於得以實踐。

粵東磁廠(註1)座落於九龍灣一座工業大廈,你大概也不能想像,在一幢看似破落工業大廈的裡頭,埋藏著如此瑰麗的寶藏。粵東磁廠由初代掌門人曹侶松先生創立於 1982 年,經一番轉折後來港設廠,主要從內地購入白瓷 (未經上色之瓷器,行內又稱作「白胎」),在廠內繪畫圖案加工再作出售。當時是香港最具規模的手繪瓷器工廠,全盛時期廠內繪瓷師傅多達數百人;而現在,則是香港碩果僅存的一間手繪瓷器工廠。

註1:磁為本指與金屬互相吸引之物質,但古時與「瓷」字互通,後來因為兩字容易被混淆,故現今多採納「瓷」字。


粵東磁廠
工廠內放滿材料,當天小弟轉身的時候非常小心翼翼,一不小心的話,我現在已經變成粵東磁廠的員工了 lol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以人作針、以情作線 - 李湛記織補

筆者仍是屁孩的時候,非常頑皮好動,常常與一眾友人在老家附近的公園裡頭「爬上爬落」,衣服常被勾出來一大個破洞。那時候母親常在賞我「愛的掌摑」後,便會帶我到北角一些織補店裡,著老闆把衣服的破洞織補起來,還記得那時候我是這些織補店的常客,下課經過店舖的時候,老闆娘總會友善地跟我問好。時至今天,或許是香港人經濟能力比起以前來得好,大多人都會選擇送舊迎新,所以這類型的店舖已經變得愈來愈稀少,甚至須要到一些舊區才能覓得。

而這天,在我途經東邊街的窄巷後,又再讓我發現一顆埋藏在小巷裡面的匠心。

李湛記織補
位於五福里的李湛記織補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21Grams — 利和秤號

筆者小時候比起現在體弱多病,常需要拿著中醫師開著的藥方,到藥材店購買藥材熬藥。在那時候西環一帶滿是藥材店,每次和母親經過不同的藥材店,都不難發現老闆小翼翼的拿著秤陀,而站在一旁的顧客總是目不轉睛的留意著對方有否「呃秤」,演活了一場勾心鬥角的戲碼。但當我在長大後再次回到兒時長大的地方,走過鮮肉檔、百子櫃、生果檔等等…忽然發現很難再找到秤陀的身影,舊時放著秤陀的位置,統統換上了一個又一個的電子磅。

利和砰號
「記得幫我影埋個招牌喎!」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Namaste! 一起到尼泊爾健行吧!Day 11 – Jino Danda (海拔 1,500米) – Pokhara


歷時 10 天的行程,終於來到在山上的行程的最後一天,除了對這裡一切的不捨,伴隨著我的,就是對重返煩囂都市上班生活的厭惡。其實小弟在每天香港起床的時候,都飽受鼻敏感之苦,床邊常備一大盒紙巾,但待在山上的這 10 天,竟然完全沒出現過鼻敏感的症狀 (可能是因為晚上打鼻鼾時廢氣吐清了),有前輩常說在空氣好的地方,身體毛病也會比較少,小弟現在終於相信了 Orz

Namaste - A.B.C. Trekking

不知道是否農●辛辣麵是否太受歡迎,在 Jino Danda 竟然售沽了 Orz
(圖為當地品牌 ChauChau 推出之即食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