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欽州GUYS - 棚仔的前世今生

「規劃署向XX區議會呈交文件,擬議改劃部分XX土地作房屋及相關發展用途…」
相信各位讀者在這幾年間,對於類似上述的新聞已經耳熟能詳。是的,近年香港政府發展速度非常的快,不少舊城區或鄉郊地區都紛紛由幾層高的唐樓、或綠草幽幽的農地發展為新的住宅或商業發展項目。而深水埗作為舊市區亦首當其衝,規劃署曾經在 2013 年建議將深水埗區的土地用途作重新規劃,目標是提供 30000 個公營住宅單位;而根據市建區網站之資料(參考網頁),深水埗 / 長沙灣區就已經有 19 個現行重建項目,為各區之冠。如果你在區內閒逛,相信亦不難發現不少唐樓已經被一個又一個的新地盤,一幢又一幢的「牙籤樓」取代。

那麼,土地從何來呢?由於深水埗有不少臨時街市及小販市場,這類型的現有用地將會成為首批作重建的土地資源。而同屬此類型用途的「欽州街小販市場」,亦難逃政府之金睛火眼,同樣被納為收地的目標之一。若將香港的比喻為用鋼筋石屎組成的森林,那麼這個被一棵又一棵由前人栽種的大樹環繞的小販市場,便是一片由人情與鐵皮所堆砌成的森林。

而這一切,皆由上世紀中開始蔓延。

香港製衣業的起源

在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日治期間 3 年 8 個月的黑暗時期後,香港的經濟在英國政府重返後緩緩恢復元氣。而在中國國共內戰展開、直至國民黨政府戰敗,共產黨掌權期間,更有不少內地廠商都因為戰亂的關係,紛紛攜著資本逃亡來港暫避;後來因為政治及經濟因素 ( 當中以共產黨於 50 年代所推行的「公私合營」政策對資本家打擊最大 ),令不少資本家決定在港落地生根,開設一間又一間的工廠,為香港的工業發展打下基礎,尤其是製衣業。

當年的所謂「公私合營」,說穿了就是一個政府強佔私有財產的「政策」:
在缺乏合理及完善的法理程序下,將私有企業國有化、將資本家勞動力化。
(圖片轉載自新浪財經網 )

後來,因為不少發達國家為了控制勞動力成本的關係,把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作生產的工業轉移至工資水平較低的地區,香港也漸漸有外資廠商流入,這直接令到當時香港工業的發展如魚得水。當時,無論是大型工廠、抑或是山寨工廠,在香港皆遍地開花。由於當時的生產機械比起現在來得落後,不少工業都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所以工廠會聘用不少工人作長時間生產。而這工業浪潮,更大大改變了傳統社會觀念:由於當時生活環境惡劣,有不少婦女、甚至少艾為了養活家庭,不再終日留在家中相夫教子或處理家務,反而跑到工廠打工掙錢。現在我們常聽見的「工廠妹」一詞,就是源於該段時期。

當時工廠內女工之工作情況
(轉載自黃偉民個人博客 )


而香港的製衣業,在 70 年代中期更發展至頂峰,根據香港統計處的紀錄,在 1975 年間製衣業就已為本地工業產值貢獻了當中的 33%,位居當時的「榜首」。製衣業的興盛,也直接令本港工廠對布匹、線頭等原材料的需求持續上升,故此許多售賣布匹等原料的「疋頭」亦因應而生。加上當時生活指數較低,不少家庭都會購買布匹然後回家縫紉衣物,所以疋頭的客源可以說是「由上至下」通吃。

據《大東布業》東叔所述,當時市場上有兩種布:正價布,以及Stock 布。前者為大量進口、作批發用的布匹,客源主要是一些大型生產的工廠;而後者則為工廠在加工後用剩的貨尾,以「福袋」形式批次發售,每次只有開封後才會知道內裡款式,而對象則為一些家庭婦女,甚至是一些小型山寨工廠。而當時無論是專門販賣正價布的疋頭、抑或是販賣 Stock 布的檔販,生意都源源不絕,造就了一群肯拼博的香港人的黃金時代。

《良記布業》李良先生:
「我地仲喺汝州街嗰陣,生意好好嫁…成日都一車車咁運啲布,
有時又會有散客要貨,我地日日都搬好多貨,唔大隻啲都頂唔順!」

最初的布匹販賣集散地

在 30 至 50 年代,在上環至西環一帶的乍畏街,因為鄰近港口碼頭一帶而成了港島的貿易中心,由於當時於此的疋頭林立,而他們又大多販賣來自蘇州、杭州的布疋,所以又有「蘇杭街」之稱,後來政府官方更正式將其易名為「蘇杭街」。當時的蘇杭街除了布疋絲綢外,更有不少夜市林立,鄰近地區更有青樓林立,夜生活好不熱鬧,是為香港第一代的「夜中環」。

而除了蘇杭街外,附近的永安街也是另一條以販賣布疋而為人熟知的街道,雖然街道短而窄,但從街頭到街尾皆是販賣布疋呢絨,布料絢麗的顏色令人眼花撩亂,就像花海一樣,故又稱作「花布街」。但在 90 年代初,由於受政府於西環區的重建及活化計劃影響,永安街連同附近的機利文街、以及同文街一同遭拆遷,有部份的檔販被安置於活化後的西港城,各位不妨到西港城走走,你仍能夠發現仍有不少老字號屹立於此,但因為位址上的限制,各檔主的生意已大不如前。

1930 年乍畏街一況 ( 現稱為蘇杭街 )
(圖片轉載自香港記憶 )

陸續遷移

香港政府在早年已意識到香港山多平地少,以及城市規劃的重要性。位於港島的柴灣、鴨脷洲及香港仔,以及位於九龍半島的土瓜灣、深水埗及觀塘在 50 年代起,陸續被規劃作工業區,以配合當時工業發展之需要。由於當時香港的交通並不發達,能用作運載貨物的渡海交通途徑只有車渡,以及於 1972 年方正式通車的紅磡海底隧道,交通擠塞亦時常出現。由於種種的不利因素都顯彰於運費以及運送時間上,故此對於座落在九龍區的成衣廠來說,長期依賴位於港島的蘇杭街及永安街作原材料發送地實屬不明智之舉。香港生意人頭腦精明,當時早有一班有先見之明的檔主意識到將供應地遷移的逼切性,於是蘇杭街及永安街的布販開始陸續遷移型深水埗一帶。

從汝州街再出發

當時汝州街一況 (圖片來源)
在 6、70 年代,深水埗汝州街的布匹販賣行業已發展得甚具規模,據《良記布業》的李英老闆所描述,當時幾乎整條街皆是布販,有批發的,也有零售;由於汝州街位於深水埗市中心,交通方便人流亦高,每天前來採購布疋的客人絡繹不絕,不少時裝設計師,以至大小型的時裝公司都會在此尋找合適布料及配件,以設計及製作新服飾,當時這裡可以說是香港時裝界的藏寶地,支撐了時裝界的半邊天。

後來由於70年代末期地下鐵路之發展,深水埗站在萬眾期待下展開建造工程,但由於新地鐵站佔用了原有之路段,當時行駛深水埗的巴士不得不改道行駛,而汝州街當時則被劃為巴士改道行駛之道路。當時這消息一下來,令不少在汝州街擺攤、持有小販牌照的檔主陣腳大亂:「巴士來這了,咱們到哪去?」

「棚仔」的伊始

當時市政局在荔枝角道及欽州街交界的深水埗警署對面,將一個殘舊的籃球場劃為臨時小販市場,將大部份受影響的檔販搬遷至此,據檔主陳伯表示,市政區當時指此政策屬於「臨時」性質,故此安置地亦被命名為「欽州街臨時小販市場」(後來在更名過程去除「臨時」二字),所有搬遷至此之小販亦需要將手上的正式小販牌照更換為「臨時」小販牌照。

欽州街小販市場位置圖 (地圖來自中原地圖)

 

「棚仔」的現況


俯瞰之下的「棚仔」
有不少檔主當時都希望政府能夠儘早將他們重新安置於臨近市中心的用地,然而這「臨時」市場一過便是數十個寒冬酷暑,不少檔主都由當初的鶴髮紅顏,變為今天的白髮蒼顏。當初的每一位「原居民」,大概也沒想過他們能在此扎根開花數十載,這除了是因為政策從沒有改變過之外,當中每一位檔主的「獅子山下精神」絕對是讓他們屹立至今 40 多年的原因。

來到今天,走進「棚仔」,你大概會覺得這裡活像日本漫畫作品《龍珠》裡頭的「精神時間屋」,無論是陳伯的容顏、陳小姐的衣車,抑或是何生的收音機,這裡頭的一切,都彷彿凝住了在 80 年代一樣;他們所說的每一個故事,都彷彿發生在昨日一樣。而每一位檔主亦不曾停下過腳步,不斷穩中求變,將上一代的衣缽繼續傳承下去。

在此,小弟希望用接下來的《欽州GUYS》 (又名為《欽州森林》) 圖文專題系列,為每位檔主做個說書老人,說說故事貼貼圖,讓各位讀者朋友能夠進一步了解這個埋藏在深水埗深處的森林。

- 本篇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